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2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12篇
化学   115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062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580篇
物理学   3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基于SWT方法的钢绞线索微动疲劳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如钊  王春江 《力学季刊》2020,41(4):657-665
为得到钢绞线索丝间接触区的应力场分布并预测微动疲劳裂纹萌生位置和微动疲劳寿命,本文利用参数化方法建立了精细化的钢绞线拉索有限元模型,包括整索模型和不同层丝间接触区域的局部精细化子模型.分析了钢绞线索在两种交变荷载工况下的应力场变化情况,并基于多轴疲劳SWT(Smith-Watson-Topper)临界平面法进行了疲劳特性分析和疲劳寿命预测.主要结论如下:钢绞线索内接触区边缘处的微动幅值较大,中心处几乎没有相对滑动,微动疲劳的初始裂纹萌生点位于接触区域边缘;经不同区域子模型分析比较,在轴向循环荷载作用下,外层钢丝的接触区域比内层钢丝更易发生微动疲劳损伤;在横向位移循环荷载作用下,同层钢丝因位置角度不同而产生了较大的疲劳特性差异,且相比轴向循环拉伸,该工况下最不利单丝的微动疲劳寿命更低;与非接触区域相比,接触区的疲劳寿命大幅降低,微动现象对钢绞线索的抗疲劳性能有明显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2.
飞行器液压导管受接头和卡箍等约束,在使用的振动环境中,会因弯曲应力而导致破裂,影响到飞行安全.本文对飞行器液压系统通用的不锈钢导管的裂纹萌生寿命进行了试验研究.首先在对8 mm、12 mm 无缺陷导管和含U 型缺口8 mm 导管的疲劳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导管的最大拉应变-裂纹萌生寿命数据.然后采用基于强度极限和弹性模量估算法的Manson-Coffin 公式来预测导管裂纹萌生寿命.最后引入加载类型修正系数、表面质量修正系数、试样尺寸修正系数、应力集中敏感系数和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使修正后的公式对三种类型的导管均有较好的裂纹萌生寿命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sending a message from a sender s to a receiver r through an unreliable network by specifying in a protocol what each vertex is supposed to do if it receives the message from one of its neighbors. A protocol for routing a message in such a graph is finite if it never floods r with an infinite number of copies of the message. The expected reliability of a given protocol is the probability that a message sent from s reaches r when the edges of the network fail independently with probability 1?p.We discuss, for given networks, the properties of finite protocols with maximum expected reliability in the case when p is close to 0 or 1, and we describe networks for which no one protocol is optimal for all values of p. In general, finding an optimal protocol for a given network and fixed probability is challenging and many open problems remain.  相似文献   
4.
在结构可靠性分析中,引入含可调参数的转换函数能对传统的最大熵方法进行改进,获得更高的失效概率预测精度。但是,此可调参数的最佳取值很难确定。针对这一问题,引入概率守恒方程,从功能函数转换前后所得概率密度函数出发,建立其最大熵值的变化关系,给出转换前后最大熵值之差的理论形式。通过对三种典型单调非线性转换函数开展算例研究,发现功能函数转换前后的最大熵值之差与转换函数的最佳可调参数值有关。改变可调参数值驱使最大熵值之差变化的同时,改进最大熵方法能遍历到更好的失效概率估计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台架应变测试试验方法,研究轿车车轮在疲劳试验中的应力状态。结果表明:车轮的径向疲劳试验时,轮胎会对车轮的载荷产生较大的影响,轮胎与转鼓的挤压变形以及正反转动都会对车轮的应力状态产生影响;车轮径向疲劳试验时,最大应变出现在轮辋与轮胎接触位置沿车轮圆周方向,而在靠近轮心位置的应变较小;车轮弯曲疲劳试验时,最大应变出现在轮辐靠近轮心的位置,最大应变出现在轮辐的长度方向;不同的载荷对车轮应变的变化规律并没有影响,但是会对最大和最小峰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茹东恒  吴昊 《力学季刊》2019,40(3):458-468
金属材料疲劳寿命由裂纹萌生和裂纹扩展寿命两部分组成,其中对于萌生寿命中的小裂纹分析是精确描述裂纹萌生寿命的关键.而小裂纹在扩展过程中由于尺寸相对较小,导致传统线弹性断裂力学预测方法失效,需要对其进行改进,考虑裂纹尖端塑性区引起的残余压应力对小裂纹扩展速度的影响.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对塑性区引起的残余应力的量化,结合小裂纹门槛值特性,提出了一种经验型修正的小裂纹扩展模型,用于定量预测裂纹的萌生寿命.使用铝合金6082-T6缺口试样进行了疲劳实验,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We consider systems that are subject to an external mixed Poisson shock process. Each shock can result in a failure of a system with a given probability and is survived with the complementary probability. Each shock additionally decreases the quality function that describes the performance of a system, thus forming the corresponding stochastic process. Expectations (unconditional and conditional on survival) and relevant variability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stochastic quality function are derived. Some monotonicity properties of the conditional quality function are investigated and the future values of this function are derived.  相似文献   
8.
Sam C. Saunders, the son of Elizabeth Cundiff and Winston E. Saunders, was born in Richland, OR, on February 24, 1931. The family moved to La Grande, OR, in 1944, where Sam completed high school and two years at Eastern Oregon College. He then received the BSc degree in Mathematic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Eugene, OR, in 1952, and he attended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WA, receiving a PhD degree under Z. W. Birnbaum. After graduating, he accepted employment at the Boeing Company in its Mathematical Services Unit and, in 1972, a position as a Full Professor at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Pullman, WA, from which he retired in 1996.  相似文献   
9.
10.
论文针对中密度聚乙烯材料(MDPE),采用平板试样进行了I型疲劳裂纹扩展和单次过载下裂纹扩展试验.发现与金属材料类似,单次拉伸过载对聚乙烯(PE)的疲劳裂纹扩展有明显的迟滞作用,降低了裂纹扩展速率.试验还通过变载荷刻线法获取疲劳裂纹扩展前缘的实际形貌和变化规律,对常规变载荷刻线方法进行了调整和验证,其修正方法对高分子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前缘刻线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观察发现含楔形塑性区的裂尖钝化是裂纹迟滞的主要原因.过载引入的塑性区内残余应力对裂纹迟滞也起了重要作用.论文利用Dugdale模型计算了塑性区尺寸,使用基于残余应力的Wheeler模型对过载迟滞进行了很好的拟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